從2020年到現在,半年多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大多數公司已經到了年中。有的企業發展迅速,一路前進;但是一些公司,如建筑設計、軟件開發等服務公司,存在著自己的行業問題。在沒有投入成本的情況下,只有25%的企業所得稅可以在虛假的高額賬戶利潤上支付。
 
  稅收壓力的增加和企業收入的“縮水”必然導致企業發展緩慢。在這個時候,尋找一種正確的稅收籌劃方法來緩解企業的稅收壓力就顯得尤為必要。
 
  除了正確的稅收籌劃方法外,選擇適用的法律主體也是必要的。對于上面提到的問題,我們不妨嘗試用獨資企業來逐一解決。
 

 

  什么是獨資經營

 
  個人獨資企業是指依照《個人獨資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由自然人投資,財產歸個人投資者所有,投資者以其個人財產對公司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企業法人。這既是一種利潤,也是一種風險。由個人分享和承擔的企業。
 
  獨資企業的稅收政策
 

  1、個人所得稅

 
  獨資企業有兩種征稅方式,即稅收征收和審計征收。
 

  2、企業所得稅

 
  與有限公司會計征收的納稅方式不同(根據公司利潤要求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
 
  獨資企業不按現行稅法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只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生產經營收入)。
 

  3、利潤分配問題

 
  一般盈利的公司,其公司的股東可以獲得利潤的分配,所以這些公司在繳納了企業所得稅之后,還需要對股東獲得的利潤納稅,即20%的個人所得稅。
 
  個體企業沒有利潤分配這一項,所以除了按銷售額征收個人所得稅外,在利潤分配時不征收上述按20%征收的個人所得稅。
 
  綜上所述,個人獨資企業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并享受經批準征收的優惠政策,綜合稅率較低。如果單個企業利潤為400萬,經批準的10%,是根據個人營業收入的利潤40萬計算的,不需要繳納股息稅。交稅后,可以從私人公司轉移到私人公司。
 

 

  獨資企業的節稅原則

 

  1、轉讓定價模型

 
  公司利潤高,賬戶的利潤轉移到獨資企業,獨資企業被視為公司的合作對象。
 

  2、業務傳輸形式

 
  將現有業務直接轉為獨資經營,享受個人核定的低稅率和地方獎勵扶持。
 
  如果仍然難以理解,我們可以通過兩個例子來分析:
 
  貿易型企業
 
  毛利潤較低、實際利潤較高的企業,適合個體企業實現節稅。
 
  例如,如果A先生成立了一家有限公司,作為一般納稅人,他需要繳納的稅務構成為:
 
  增值稅:13%
 
  企業所得稅:25%
 
  個人所得稅:20%
 
  但如果他創辦了獨資企業,他只需要支付一項“個人生產經營收入”。這種稅是按批準的方式征收的。在有優惠政策的地區,貿易型個人甚至可以得到實際個人所得稅率的0、25%。
 
  面向服務的業務
 
  對于個人收入在500萬以上、年收入在千萬以上的個人,也更適合成立個人機構開展服務活動。
 
  例如,如果名人代表個人去稅務局開發票,就需要承擔增值稅、個人所得稅和各種附加稅。綜合成本必須大于40%。
 
  但以工作室名義從事的,報酬依法屬于工作室的“營業收入”,并須繳納個人獨資企業的“授權征收”稅。同樣,在有優惠政策的地區,服務型個人可以享受0、50%的優惠稅率,最低ef